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29 文章分類:行業(yè)新聞資訊 閱讀:次
新版標準的室內空氣質量指標主要有物理性、化學性、生物性和放射性指標四大類。其中涉及16項化學性指標,1項生物性指標,1項放射性指標。同時,對二氧化氮、二氧化碳、甲醛、苯、可吸入顆粒物、氡、細菌總數7項指標進行了修訂,新增三氯乙烯、四氯乙烯、細顆粒物3項指標。
本次修訂,苯指標做了哪些調整?苯對人體有何影響?一起來了解下
新版GB/T 18883-2022《室內空氣質量標準》將 GB/T 18883—2002 中推薦的苯標準值≤0.11mg/m3修訂為 ≤0.03 mg/m3。
苯(Benzene, C6H6)在常溫下為一種無色、有甜味的透明液體,并具有強烈的芳香氣味。苯可燃,有毒,是一種碳氫化合物也是最簡單的芳烴。它難溶于水,易溶于有機溶劑,本身也可作為有機溶劑。苯經呼吸道、皮膚和消化道等暴露途徑侵入人體,導致不良健康效應。苯是國際癌癥研究機構(IARC)確定的Ⅰ類致癌物,且綜合職業(yè)人群流行病學研究及動物實驗證據表明,苯經慢性低濃度暴露也可產生非致癌效應,以淋巴造血系統(tǒng)最為顯著。GB/T 18883—2002苯的1小時濃度限值標準為0.11 mg/m3,基于此限值進行人群健康風險評估,高于可接受風險水平。因此,本次修訂考慮收緊標準。美國加利福尼亞環(huán)境保護局(CAL EPA)推薦室內苯1小時接觸限值為0.027 mg/m3,結合該標準的應用特點,本次修訂擬引用該標準限值作為1小時平均濃度限值。本次修訂將室內空氣中苯濃度限值修訂為0.027 mg/m3(1小時平均),同時,考慮檢驗方法等因素,將該限值約為0.03 mg/m3。
△GB/T 18883-2022《室內空氣質量標準》
在本次修訂中,對苯的檢驗方法也進行了調整。原標準中苯系物均采用氣相色譜法。本次修訂對我國現行有效的能同時檢測室內空氣中苯、甲苯和二甲苯的國標和行標進行了系統(tǒng)評估基礎上,提出了固體吸附-熱解吸-氣相色譜質譜法(同步采用TVOC的檢驗方法)、固體吸附-熱解吸-氣相色譜法(參照HJ 583《環(huán)境空氣苯系物的測定固體吸附/熱脫附氣相色譜法》)、活性炭吸附-二硫化碳解吸-氣相色譜法(參照HJ 584《環(huán)境空氣苯系物的測定活性炭吸附/二硫化碳解吸–氣相色譜法》)和便攜式氣相色譜法(參照HJ/T 167《室內環(huán)境空氣質量監(jiān)測技術規(guī)范》),以滿足不同濃度水平及不同實驗條件的檢測需求??紤]到方法的完整性,以完整方法形式納入本標準。
一般來說,苯主要主要來自于合成纖維、塑料、燃料、橡膠等,隱藏在油漆、各種涂料的添加劑以及各種膠粘劑、防水材料。對于裝修后空氣中出現的有毒物質,包括苯系物或者甲醛,住戶需要提前采用一定的防護或者改善措施,例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、運用防止污染物的材料、綠色植物來吸收苯系物等方式來凈化室內空氣,等到建筑物裝修達到入住標準后,再安排相關人員對房屋中的污染物進行監(jiān)測,確定污染物達標后再進行入住,保障住戶的身體健康